梁先生 157****2950 刚刚获取了留学方案 2017-12-14
梁先生 157****2950 刚刚获取了留学方案 2017-12-14
梁先生 157****2950 刚刚获取了留学方案 2017-12-14
梁先生 157****2950 刚刚获取了留学方案 2017-12-14
准备过美国本科留学的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Common系统这一被众多美国高校使用的招生系统,也一定关注过Common系统的文书要求。Common系统会提供出一些供选择的题目,只需选择其中一题即可。一些同学在选择文书题目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题目看起来那么像?我又如何在这些相似题目中选择最适合我的那道题?的确,Common系统文书题目中存在着几对“孪生兄弟”,他们看起来非常相像,但其实在细节处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次就来和大家讲一讲Common系统文书中的相似题目有何不同,以及本科文书为何会如此千变万化。
1. 孪生兄弟“我的特色”和“我的兴趣”
题目1:Some students have a background, identity, interest, or talent that is so meaningful they believe their application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it. If this sounds like you, then please share your story.
(一些学生有自己非常有意义的背景、身份、兴趣爱好或天赋,如果不提及这些,他们的申请将不完整。如果你是这样的,那么请分享你的故事吧。)
题目2: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t makes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What or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you want to learn more?
(描述一个话题,点子或概念,它让你非常着迷,以至于忘了时间。它为什么让你如此着迷?当你想更多地学习它时,你会向谁求助,或如何做?)
题目2的表述可能会带有些迷惑性,其实“让你非常着迷,以至于忘了时间”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让你非常感兴趣”。
如此看来,两道题都设计了兴趣爱好、特长,需要回答的内容看似比较相似,那么我们要如何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题目呢?这两道问题的大方向虽都是兴趣爱好和个人特色,但相比之下,题目1问得更笼统,把可以写的方面(包括背景、身份、兴趣爱好或天赋)都列了出来,所以写的时候内容上不会有非常细节的限制,只要是你喜欢的事,或是你有特色的地方,都可以写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全文最好集中突出你的某一个特点,这样你在文书中的形象会更加鲜明,招生官也更容易看懂你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而题目2则在问题中隐藏了一些细节。请注意题干中的“a topic, idea, or concept”,由此可以看出,这道题更侧重的是“理念”。举个例子,“我喜欢参与教学志愿活动(一件事)”更适合来写题目1,而“我喜欢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一个理念)”更适合来写题目2。
2. 孪生兄弟“一次挫折”和“一个问题”
题目1: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d 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我们从遇到的阻碍中学到的,能够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础。请叙述你经历的一次挑战、挫折或失败。它对你有何影响,你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题目2:Describe a problem you've solved or a problem you'd like to solve. It can be an intellectual challenge, a research query, an ethical dilemma - anything that is of personal importance, no matter the scale. Explain its significance to you and what steps you took or could be taken to identify a solution.
(描述一个你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或者你想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智力上的挑战,研究中的问题,道德困境——任何对你重要的问题都可以,不论规模大小。请解释它对于你的重要性和你采用的或希望采用的解决方法。)
这对“孪生兄弟”就长得更加相像了,都是在问“困难”。这两道题的区别就体现在具体细节上了。题目1中的“a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表明,克服了的和没克服的困难都可以写到这道题中。而题目2中的“you've solved”和“you'd like to solve”强调了能写到这道题中的困难必须是已经克服了的或者是自己想要解决的,如果是没能解决的问题(失败),就需要写到题目1中。
此外,涉及“困难”的文书题目在写作时要格外注意,尽量用较少的笔墨描述困难本身,把主要篇幅放在自己如何解决困难,或是从困难中得到的感悟上。招生官问这道题,其实并不是想细致了解困难本身,而是学生以什么样的方法和心态面对困难,能从困难中收获什么。
3. 为什么美国本科申请文书千变万化
如果你接连准备了多所美国学校的本科申请,一定会发现,本科申请文书题目复杂多变,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美国本科申请文书之所以如此多样,是因为美国大学的本科阶段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在招生时也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高中时期的学习不会有太强的专业性,所以本科招生最看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化,文书题目也自然会贴合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发问,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书中呈现出立体的自己。因此,美国本科申请的文书题目灵活多变,问题中藏着种种细节,非常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本科申请文书的灵活多样,让文书的写作难度大大提升。只有审好题,真正明白招生关系想通过这些题目看到什么,再把文书的脉络与细节均把控好,才能写出最有利于申请的文书。美国本科申请文书的门道还有许许多多,尤其是学校的特色小文书,经常会出现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题目,让学生们感觉无从下笔。津桥的文书老师们在进行每一次文书写作时,都会根据当年学校具体的文书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文书分析与写作,最大程度地把学生的独特亮点展示出来。如果你或你的亲朋好友也在准备留学文书,欢迎来咨询津桥的文书老师,我们会根据学校特点一一解答文书问题。如果你有其他和留学相关的问题,也欢迎来咨询我们津桥的老师,我们一定耐心解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提供最优质的留学助力服务。
总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号数码大厦A座10层1015 咨询热线:400-680-6585
Copyright 1996-2022 北京华美津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www.oxbridgeduh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38690号